婚姻包袱

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说婚姻制度变化的,里面提到一个词,婚姻包袱。何止包袱,简直是负累。

为什么结婚?美国社会学家Andrew J. Cherlin曾在他的一篇论文里讨论了这个问题。基于美国的历史研究来看,美国婚姻意义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:

在第一个阶段,19世纪50年代以前,美国的婚姻是以制度化婚姻为主。也就是说人们只有结了婚之后才可以发生性行为,才可以生孩子、养孩子,婚外性行为或者未婚生育都是不被认可的。

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,美国的婚姻逐渐从一种制度化的关系变成了一种陪伴式的关系。这个时候,人们强调的是夫妻双方不仅要是彼此的恋人,也应该是彼此最好的朋友。人们对婚姻的这种期待在以前制度化的关系下是不存在的。

近几十年来,这种陪伴式的婚姻在美国也渐渐地失去主导地位。因为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,她们和男性一样在外工作、赚钱养家,这个时候,当人们评估我到底对我的婚姻满不满意的时候,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在婚姻里面有没有成长,他们的想法、感受有没有在婚姻中得以表达。所以这时候的婚姻就从陪伴式变成了个人化婚姻。

个人化婚姻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成长。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发展成一个独立有成就感的自我,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你的配偶或者家庭牺牲你自己。

——钱岳

婚姻制度是男权世界的游戏规则,是财产占有权的附属品。聘礼嫁妆哪一样不是在谈钱,把人交易了,身份也彻底转变了。给点聘礼就能雇佣一个一辈子都奉献给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佣人,想想也真是划算得很。谁让你没有掌握生存的资源,就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砧上肉。当能和男人分庭抗礼,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,分一杯羹的时候,女人翻身做主人的日子才刚刚开始。对婚姻和人生,女人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了。

跟人类需求层次一样,对婚姻的层次需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不一样的追求。

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(Physiological needs)、安全需求(Safety needs)、爱和归属感(Love and belonging)、尊重(Esteem)和自我实现(Self-actualization)五类,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。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,还有自我超越需求(Self-Transcendence needs),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。

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最低层次,最基本的需求,当满足了这两种需求后,人类对精神层面就有了更多的需求。而精神情感这种缥缈的东西,看不见摸不着,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。

最后一层次都是回归在自我的实现。就跟人类追求永生一样,自我就是认知的最后边界,穷极一生也难到达尽头。比宇宙还宽广的就是人的认知世界,人的短暂一生,踩在前人的肩膀上,融汇了全人类的智慧,还是探索不完。格物致知到阳明心学,从外物到内心,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,人类认知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
马斯洛还认为: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,产生出一种所谓的“高峰体验”的情感,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,是人的存在的最高、最完美、最和谐的状态,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、如醉如痴、销魂的感觉。

试验证明,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、更活泼、更健康;一个善良、真诚、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。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,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。总之,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。

《我的大叔》中,奶奶吃着大叔专门买来的“盛宴”,对知安说“他是个好人”,知安犹豫了一下回答奶奶“活的好的人比较容易成为好人”。这真是真理啊。

发表评论